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不同方向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多年,这期间教师以务实的态度,积极投身课改,但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这与新课标要求还相差甚远。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为此,我们要实现有效教育。有效教育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较少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某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包括有效率、有效果和有效益三重意蕴。它还体现在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我认为我们还应做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改变教师角色,教学生“说话”。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调查发现,学生“这个问题我也理解,就是不知怎麽回答”,有的学生的答案是把“提高经济效益,答成工厂赚了钱”。这暴露的问题是学生不会用“地理话”说“地理事”。反思我们的教学,一个共性的问题是灌输式教学。对一些繁杂的基本原理教师反复讲,甚至连 简单问题也怕学生理解不透,也是讲讲讲,满堂讲。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这也难怪学生不会“说话”了。这一问题告诉我们要大胆放手。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何不让学生“边说边学”,从基本学科语言积累起、基本原理分析起、基本问题剖析起,用“地理话”说“地理事”。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回答,注意要求学生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表述。
二、加强地理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高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字、图表材料多,这是解题的根本。在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社会,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选择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是必须的。所以在原、概念教学时要选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情景材料,提高学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历届高考题都以灵活见称,但它又贴近生活、关注生活。试题以现实生活的问题和现象设置问题,或以某个热点问题为平台考查相关地理知识,这种趋势要求地理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不能完全囿于教科书,应该围绕着书的核心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逐渐让学生适应这样的考试。具体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材料中,适当的整合些课外素材,在平时就逐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意识与能力,把地理的基本原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09年冬~10年春,云南发生了严重的冬春连旱。结合这一时事让学生分析云南发生干旱的原因,农民如何应对旱灾等问题,既激活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新思想、新学说、新定理的发现者、创立者,都善于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进而追根求源,寻求真理。如牛顿正是依据苹果落地的现象,不断思考、探索才得出万有引力定理。因此,善于思考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能力。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先从分析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入手。地理课中有许多反映地理事物必然联系的规律性知识,还有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亚洲的地形特征”,“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等。对于这些特征、规律和成因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加以解决,培养其善于思考的习惯。其次,对于课堂上任何一个地理知识点与身边地理现象,应让学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主动找根源。如欧洲西部为什么旅游业最发达?家乡为什么农业落后?这也是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好方法之一。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善于研究学生,勤于挖掘教材,勇于改进教法,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且重视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